肘关节脱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常见骨与关节X线测量
TUhjnbcbe - 2022/6/21 14:33:00

常见骨与关节X线测量

一、上肢的X线测量

肩关节

1、肱骨中轴角:位置:外旋正位

线:A、肱角长轴;B、肱骨大结节与肱骨头内下缘

度:60度。

意义:变大,为肱骨外科颈外展骨折,变小为内外骨折;

也可以评价骨折复位。

2、肱骨颈干角:位置:正位(联系股骨的颈干角)

线:肱骨中轴、肱骨头中点和颈中点连线。

度:~

意义:小于为肱内翻,大于为肱外翻。

3、肩关节间隙:位置:外旋正位

线:关节盂中点和肱骨头距离

范围:0~6mm

意义:脱位

4、肩锁关节间隙:位置:肩正位片

线:肩峰和锁骨远端关节面距离

范围:2~5

意义:脱位

5、肩肱间隙:位置:正位

线:肩峰下缘到肱骨头最高点

范围:7~14

意义:小于5表示肩袖断裂

肘关节

1、肱骨角:位置:肘伸直正位

线:肱骨干纵轴、肱骨滑车及肱肌小头定点连线(内侧角)

度:男77~95,女72~91

意义:大为肘外翻,小为肘内翻

2、尺骨角:位置:肘伸直正位

线:尺骨干纵轴、肱骨滑车及肱肌小头定点连线(内侧角)

度:同肱骨角

意义:同肱骨角

3、携带角:位置:同上

线:肱骨干纵轴、尺骨干纵轴

度:男2~26,女2~22

意义:同上

4、桡骨头骨骺角

位置:伸直正位

线:桡骨干纵轴垂线、桡骨小头骨骺线

度:0

意义:桡骨小头骨折。小于30,保守;30~60手法复位;大于60,手术。

5、小儿桡骨小头脱位的测量:

位置:屈肘90侧位

线:桡骨纵轴延长线,与肱骨小头骺中心

范围:通过

意义:脱位(不通过)

6、髁干角:位置:屈肘侧位

线:肱骨纵轴、髁中线

度:

意义:大,伸直型,小,屈曲型。

腕关节下桡尺关节半脱位:下桡尺关节之间的距离超过3mm,则可以诊断

1、腕关节背倾角

位置:腕侧位片

线:桡骨长轴垂线、桡骨远端关节面

范围:10

意义:克雷氏骨折移位在10度内则预后良好。

2、桡骨内倾角

位置:腕正位片

线:桡骨长轴垂线、桡骨远端关节面

范围:15~30

意义:表示克雷氏骨折片的成角移位程度

二、骨盆、髋关节的X线测量

1、耻骨联合移位

位置:左右足单足站立的骨盆正位片

范围:耻骨联合上下移位小于1mm

意义:超过2时可考虑骨盆环不稳定。

2、耻骨联合间隙:4~6mm

3、颈干角(联系肱骨的颈干角和中轴角)

位置:股骨正位

线:股骨颈长轴、股骨干长轴

范围:

意义:小于为髋内翻,大于为外翻。

4、前倾角:

位置:仰卧双髋关节中立位正位

线:股骨纵轴、股骨颈的前倾线

范围:8.7

意义:术后复位评价指标

三、膝关节、小腿的X线测量

1、髁角(联系肱骨髁角的大小)

位置:膝关节侧位

线:股骨干纵轴、股骨髁长轴(髌骨上极和胫骨后缘的连线)

范围:90~

意义:髁上骨折的读片

2、膝关节脱位

位置:侧位片

线:股骨髁后缘和胫骨平台后缘作胫骨平台的垂直线,两点之间的距离

范围:5

意义:大于5则说明是膝关节脱位

3、膝关节侧方不稳的测量

位置:膝关节加压内翻及外翻正位

方法:测间隙(上下两髁的外侧缘)

范围:小于8

意义:外翻加压片上,内侧间隙大于10说明有内侧副韧带断裂,大于15考虑合并前十字韧带断裂;在内翻加压片上,外侧间隙大于10可诊断外侧副韧带断裂。

4、膝关节直向不稳的测量

位置:坐位屈膝90,关节侧位片。摄三个片。A,前抽屉;B、后抽屉;C、自然状态

方法:A、B分别和C片相比。

范围:胫骨前缘向前或后移位不超过10mm

意义:向前大于10说明是,前十字韧带断裂;向后大于10说明是后十字韧带断裂。

四、踝、足部的X线测量

距骨关节面的外侧和内侧和腓骨、胫骨的关节面之间的间隙应该是多少?

1、踝角

位置:踝关节正位片

线:胫骨下三分之一长轴、内外踝尖连线(内侧角)

范围:75

意义:预测踝关节发生骨关节病的可能性

2、正位踝穴角

位置:踝关节正位

线:胫骨下三分之一长轴、胫骨踝关节面(内侧角)

范围:85~90

意义:此角变小是踝关节特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3、侧位踝穴角

位置:踝侧位片

线:胫骨下三分之一长轴、胫骨踝关节面(外侧角)

范围:81+-2

意义:诊断踝关节特发性骨性关节炎(变小)

4、内踝倾斜角

位置:踝关节正位

线:胫骨下三分之一长轴、内踝关节面

范围:23+-4

意义:变大,也是诊断踝关节特发性骨性关节炎

5、胫踝角

位置:踝关节正位

线:距骨滑车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

范围:50

意义:减少和骨关节炎发病有关。

6、腓踝角:50(同胫踝角)

7、距骨内翻角(联系膝关节两韧带)

位置:足跖屈30度,踝关节被动内翻位,踝关节正位

线:胫骨下端关节面、距骨滑车关节面

范围:0~5度

意义:大于5度,怀疑腓距前韧带与跟腓韧带损伤。

(从内外侧的间隙长度比较来看,差3mm则说明有内翻或是外翻,而狭窄处则是翻的方向)

8、跟骨结节关节角

位置:足侧位

线:跟骨结节连线(上外侧两个结节的连线)、跟骨上关节面连线

范围:28~40

意义:评价跟肌骨折移位及复位的程度,小于28则说明复位不佳。

9、跟骨轴位角

位置:跟骨轴位

线:跟骨外缘和内缘的连线成角

范围:17

意义:跟骨骨折有分离时,此角增大

五、脊柱的X线测量

1、枢椎体侧块距离

位置:寰枢椎张口位

线:寰椎侧块外缘至枢椎椎体外缘的距离

范围:无

意义:小于5.7说明没有横韧带断裂,大于6.9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

2、颈椎不稳1

位置:颈椎侧位

线:各椎体下缘的延长线成角

范围:小于11度

意义:大于11度说明存在颈椎失稳。

3、颈椎失稳2

位置:颈椎侧位

线:相邻两椎体的后缘距离

范围:2~3mm

意义:超过3.5怀疑失稳。

4、颈椎失稳3

位置:颈椎中立及屈伸侧位

线:上一椎体后下角与相邻下一椎体椎弓前上缘间距离

范围:大于12mm

意义:小于12,构成动态性颈椎管狭窄

来源:华夏医学影像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见骨与关节X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