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是球窝结构,也就是说有一个棍子捅在一个槽里面可以转来转去,所以活动范围非常大,而且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很多而且很结实,所以让肩关节受伤需要用的力量比较大。但是肩关节的结构决定在柔术里受伤反而比较常见。因为肩关节脱出是被“拧”出来的而不是被”折断“,所以缓冲的区域很小。在达到能受伤的程度前肩关节不会很疼,可能你觉得还能坚持很久,但是其实已经在韧带能承受的边缘了。所以在训练中被木村类技术抓住一定要早拍。肩关节最容易从前下方脱出,所以被americana的时候要比被kimura时拍得更早一些。肩关节脱出不是大事,外科医生都能接好,不影响今后的活动。尽量让专业人员动手,不要让你的教练接。第一次脱臼如果接不好可能形成习惯性脱臼。你教练对关节脱位的经验再多也不可能比得上外科医生。相比之下最危险的情况是上臂骨折。因为肩关节非常结实,有时候遇到暴力木村,关节无法脱位,反而是上臂长骨骨折。桡神经刚好从这个位置经过,如果桡神经被断骨划伤可能结束运动生涯。对肩关节的降服技术总结起来就是,早拍。肘关节的结构比较简单,缓冲区长,而且脱位以后复位也容易。造成肘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是十字固和防摔。肘关节简化以后大约长得这个样子。
情况一,如图一,如果你往这个方向用力,因为处于人体功能上的活动方向,需要让这个角度很大才能达到降服效果。一般人的大小臂能承受的最大夹角大约在°,亚洲人的关节活动范围大,能超过°的人为数不少,所以这个方向很难降服。情况二,如图二,往这个方向用力,因为发力方向违背人体功能的活动范围,用很少的力量就能造成损伤。传统的巴西柔术十字固做法(拇指向上,腿夹紧,起桥)是情况一,二的结合。训练中还是要早拍,在比赛中遇到这种可以适当多坚持一段时间。柔道的做法是第二种情况。(小指对南面,腿分开,横推)这种做法缓冲区小得多,除非在极重要的比赛中,否则速拍。被摔倒时手撑地也是造成骨折或脱臼的常见原因。如果你不是坚定的坐地流就老实练好受身技术吧。
总的来说肘部受伤情况不是很严重,就算拍晚了也不容易造成需要医生处理的拉伤,即使脱臼或者韧带严重撕裂,治疗妥当一般也没有后遗症。注意手肘如果脱臼必须由专业的医生,最好是很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复位。绝对不要让你的教练或者别的什么人碰,因为肘部这个很小的地方有很多重要神经通过,外行人万一出点差错可能残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