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突然一阵哭声传来,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小孩医院骨一科医生办公室。
“医生,医生,快来看看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我赶紧过去了解情况。
“我在牵宝宝走路的时候突然用了一下力,小孩就哭起来了,结果一直哭闹不止,手不肯抬起来,不愿意动胳膊。”
“放心吧,小孩子没什么大事,就是手脱臼了,复下位就好了。”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做了简单的体查,很快判断出是脱位了,赶紧安慰这位着急的妈妈。妈妈顿时松了口气……
在骨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家长焦急地说,宝宝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哭闹不止,右手不能活动。母亲说,给儿子穿衣服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手也不能动,是怎么回事?或者是,我儿子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碰到了,起来后胳膊就伸不直了。又或者是,我儿子手肿起来了,胳膊也不会动了。这很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牵拉肘为什么会出现“牵拉肘”?
本病好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1-3岁发病率最高。
因5岁以下小儿桡骨头发育不全,桡骨头轮廓呈椭圆形,偏外后侧较平,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松弛,较小的牵拉力就可造成脱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环状韧带薄弱的附着点逐渐增厚加强,就很少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脱臼是非常痛的,当宝宝发生脱臼时,会说话的孩子会指着伤处说疼,而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只会哭叫。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反应,通常脱臼的关节功能会受到限制,孩子无法自如活动受伤的关节,例如不能抬举,不能拿东西;比较严重的脱臼,伸直后肉眼可能看出孩子的肢体出现缩短或者延长,关节处有畸形的表现。
1
出现了“牵拉肘”,怎么办?一定医院就诊,求助于医生!出现“牵拉肘”,家长怎么办?
1
发生脱臼后,如果能够在两三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是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时间太久,周围的组织发生肿胀,就比较难复原,甚至可能影响日后的关节功能。送医途中,家长切忌不要反复乱动或试图屈曲肘关节,以免加重损伤。如手肘脱臼,在脱去上衣时先脱健康的一侧,后脱有伤的一侧;或直接用剪刀剪开衣服。将患处冷敷,减少疼痛和水肿。1
“牵拉肘”如何治?
当排除患儿骨折时,桡骨头半脱位一般手法复位均可以成功,在复位后可用三角巾或者颈腕吊带悬吊2-3天。(此方法仅限专业人士使用,否则可能会加重宝宝损伤)1
各位家长,你会像这样牵着孩子玩儿么?会这样牵着孩子玩“拔萝卜”么?
家长小课堂
除自己磕碰摔伤外,小儿胳膊脱臼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的不当行为,防小儿脱臼,一定要记住“三个不要”:
一不要“荡秋千”
大人在和孩子玩耍时,不要进行我们常见的“荡秋千”游戏,即父母拉着孩子胳膊让其双脚离地来回荡,如果孩子力量不足,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胳膊关节脱位。二不要“掏胳膊”
冬天穿衣服很厚,也许要穿很多件,家长在给孩子穿衣过程中,不要通过袖子去掏孩子的胳膊,看似平常的动作,也会使孩子的胳膊扭曲造成关节脱位。三不要“拽上台阶”在上台阶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嫌小孩磨蹭,使劲拽着孩子胳膊把他拉上台阶,在牵拉过程中,由于角度问题和孩子自身的抵触,胳膊容易双向受力发生关节脱位。图文:李泽**小帆
编辑:余师司
初审:肖华清
终审:杨海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