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愿孩子健康成长每一天公园中、商场里,你一定见过:快摔倒的孩子被家长猛拉胳膊、家长拽着孩子胳膊“拔萝卜”“拉大锯”……殊不知,这些动作极易成为宝宝脱臼的罪魁祸首!
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不知所措如何判断与处理?跟着小骨一起涨姿势!什么是脱臼?脱臼也叫“肘错位”“牵拉肘”,医学术语叫“小儿桡骨头半脱位”。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孩子,因他们的桡骨头上端尚未发育完全,肘的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
脱臼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拽孩子起床,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等都是常见原因。这是因为小朋友的骨关节还没发育完全,特别对于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比如肘关节和肩关节,甚至轻轻拖拽就可能引起关节脱臼。
家长如何自行判断脱臼了?孩子脱臼比较常见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可以从症状上进行判断:孩子不能抬举胳膊、肘关节不能正常的旋转、不能够拿物品等症状。通常还会伴随着局部疼痛,如果是较小的孩子可能不太会表达,还会出现哭闹的症状。
发现脱臼如何紧急处理?当发现孩子胳膊疑似脱臼后
01
首先要好好安慰因为疼痛而啼哭的孩子。不要去晃动患肢,医院就诊就好。
02
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韧带和肌肉都有一定损伤,家长切忌不可用粗暴的方式突然牵引小儿手臂,容易导致脱位再次发生。
03
此外,复位成功后,注意穿脱衣服顺序——穿衣先穿脱位的这一边,再穿另一侧。脱衣时先脱健康侧,再脱脱位一侧。
生活中如何预防?除了不要拽孩子、提拉孩子等。
01
亲子游戏时,如“拔萝卜”“拉大锯”时家长要注意力度。
02
平时穿衣时,尽量避免扯住小朋友一只手的手腕,使其通过衣服袖口。可以先将衣服袖口给小朋友套上,引导其自主钻出来,或稍微让小朋友手腕弯曲一点等。切忌直接用力拽拉。
03
步行走路手拉手时,宝宝突然摔跤,也容易出现牵拉力度太大而脱臼。
脱臼本身不可怕,就怕家长未重视,等到孩子关节肿胀或骨头错位一段时间后再就医需要手术复位时孩子受罪,家长心疼!END
文/小儿骨科II宋宇
审核李晖
统筹李薇编辑葛明媛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