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网球肘是一种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肌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总称为肱骨外上髁炎。但其受累结构仅包括骨膜、肌腱、关节滑膜等,而骨质并无实质性损害。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俗称网球肘。
1.病因
在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将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肌腱起点产生较大的张力,如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即可引起该处的慢性损伤和慢性炎症。
2.流行病学
网球肘在外科临床上颇为常见,易发生在35~50岁的患者身上,男性发病多见女性,多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
2.1好发人群
多发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网球、羽毛球、兵乓球运动员,钳工、厨师和家庭妇女等人群。因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肌腱起点产生较大的张力,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引发该处的慢性损伤。
2.2诱发因素:
A职业因素
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人群,如网球、羽毛球、兵乓球运动员,钳工、厨师和家庭妇女等。
B运动方式
击打网球、乒乓球时技术不正确,网球、乒乓球拍大小不合适,抓握乒乓球拍和网球拍姿势不正确。长期过度运动导致慢性劳损。
C不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维生素缺乏、体脂率过低等。
3.症状
网球肘的主要症状是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压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严重者扭毛巾、扫地等细小的生活动作均感困难。
4.体格检查
触诊肘部存在明确压痛点,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也提示网球肘的发生,伸腕抗阻试验疼痛而且力弱也提示该病。Mills征阳性。
5.辅助检查:
X线检查
患处X线片一般无骨质异常,病史较长者可偶见肱骨外上髁钙化阴影,骨膜反应或肱骨外上髁粗糙等。
6.诊断标准
网球肘的诊断需根据病史、症状及特征综合诊断。患者有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如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网球运动员、木工、家庭妇女等。患肘后外侧疼痛,活动后加重,可向前臂放散,患侧手酸痛无力。在肱骨外上髁的远端1cm内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伸肌牵拉试验阳性。
7.鉴别诊断
A肱骨骨折
肱骨骨折在受伤后,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瘀斑和上肢活动障碍。检查可发现假关节活动骨擦感、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X线平片可确定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X线可见明显的骨折线可排除。根据骨折线可鉴别肱骨骨折与网球肘。
B肘关节脱位
患者上肢外伤后,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检査发现肘后突畸形;前臂处于半屈位,并有弹性固定;肘后出现空虚感,可扣到凹陷;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应考虑肘关节后脱位可能。肘部正、侧位X线平片可发现肘关节脱位的移位情况、有无合并骨折。根据X线有明显的移位可见鉴别肘关节脱位及网球肘。
8.并发症
A肱骨外上髁骨膜炎
这是由于网球肘的炎症进一步扩散,引起关节部位出现剧烈的炎性反应。
B前臂伸肌总腱下滑囊炎
会出现局部疼痛剧烈的情况,有严重的红肿症状。
9.治疗
临床上治疗网球肘多采取对症治疗,如限制活动,非甾体类止痛消炎药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行长效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治疗,针刀治疗,并加用物理治疗。
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疼痛者,可施行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术,或结合关节镜手术。
10.预后
网球肘的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彻底治愈,一般预后良好,长期顽固反复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可行手术治疗,加上后期康复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11.预防
网球肘的主要预防目标包括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避免长期频繁打网球、乒乓球等运动,避免不正确的手部发力动作。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