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还是X?
医生,你看我的孩子是“O型腿”还是“X型腿”,需不需要矫正?
许多家长总觉得自己孩子腿不直,
且为此而苦恼,
什么样的腿才是正常的呢?
那么,孩子的“O型腿”或“X型腿”
到底需不需要矫正呢?
“O型腿”和“X型腿”
l“O型腿”就是老百姓平时所说的“罗圈腿”,在医学上叫做“膝内翻”,其外在表现为当孩子双踝并拢时,双膝不能靠拢。
l“X型腿”也叫“碰膝症”,在医学上叫做“膝外翻”,其外在表现为当双膝并拢时双足不能接触。
这种情况下,孩子的“O型腿”和“X型腿”会自己变直
小儿骨科门诊的主治医师王斌介绍,门诊上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1岁的时候,家长因为孩子“O型腿”来就诊,我们告诉家长观察;
3岁的时候,家长又带孩子来就诊,这次是因为“X型腿”,我们仍然告诉家长观察;
孩子8岁的时候复查,就看到“X型腿”已经基本变直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些都是正常的吗?
“我们把这种表现称之为生理性膝内翻”(O型腿)和生理性膝外翻(X型腿)”。王斌解释说,这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过程。如果符合以下生理性的情况,就不是异常的表现,无需任何处理。
第一阶段
1岁半~2岁生理性膝内翻——O型腿
婴儿出生后一般都是“O型腿”,随着孩子生长大约在1岁半~2岁时,“O型腿”就会自然变直,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膝内翻”。
很多老人觉得孩子出生后腿都不直,甚至采用“捆腿”的办法使其变直。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即使你不捆腿它自己也会慢慢变直。且现在已经有证据证明“捆腿”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所以对“捆腿”这一行为是不建议的。
第二阶段
3-4岁生理性膝内翻——X型腿
一旦“O型腿”变直,随着孩子生长又会慢慢出现“X型腿”,而且“X型腿”会逐渐加重,大约在3-4岁时最明显,之后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又会慢慢变直。在7岁左右时下肢的发育趋于稳定,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膝外翻”。大约8岁左右又会变直。
但下肢发育稳定后腿也不是完全直的,而是有平均6°的外翻,这是正常的,无论成人与儿童都有,通常女性比男性外翻要大一些。
3个方法
判断孩子是否生理性的膝内翻和膝外翻
(1)看孩子下肢的外观表现与年龄段是不是相一致,也就是说,2岁以内的儿童应该是“O型腿”,2岁以后的儿童应该是“X型腿”。
(2)看孩子有没有其它异常表现,比如身材矮小,面容异常以及有家族性遗传病等。
(3)无论是“生理性膝内翻”还是“生理性膝外翻”,其双腿都是对称的。
如果以上几点都符合,基本就可以判断。再结合X线片的表现(双下肢站立位全长片)就可以明确是不是“生理性膝内翻”或“生理性膝外翻”了。
一旦我们判断其是生理性的,那么孩子就是正常的,其“O型腿”或“X型腿”可以随生长发育逐渐自我纠正,而无需任何治疗。
这些情况可能是异常的“O型腿”和“X型腿”
王斌介绍,异常的“O型腿”和“X型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膝内翻或膝外翻,通常不能自我纠正而需要临床的干预,在儿童反而可随生长逐渐加重,和“生理性”相对的,我们称这些为“病理性”的。
常见的病理性膝内外翻包括: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创伤后骺板(生长板)闭合、内分泌疾病、感染、肿瘤等,也有少数情况是暂时还查不出来原因的,临床称之为“特发性的”。
如果孩子的下肢外观表现,与“生理性”发育的年龄阶段不符,需要警惕可能有“病理性”的问题,例如1-2岁时是X型腿,3-4岁是O型腿,或者双脚不对称的K型腿等。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情。
○
○
小儿骨科专科医生介绍
王斌
骨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专业组成员。医院小儿骨科进修学习。多年来专注于儿童骨与关节创伤与发育异常的相关临床和研究。
擅长儿童肢体畸形的矫正,微创技术治疗儿童骨折与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扁平足、儿童股骨头坏死(Perthes病)等的系列化治疗。熟悉儿童骨与软组织肿瘤、各种肢体少见病、代谢及内分泌异常引起的肢体发育异常及疑难杂重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