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棒球肘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
TUhjnbcbe - 2021/8/22 23:38:00
北京治湿疹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一,什么是棒球肘

棒球肘(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是因反复投掷运动所致的肘关节内侧外翻超负荷损伤,主要累及年轻运动员。是一种年龄相关性损伤。二,棒球肘发生的主要原因及损伤机制

本病主要为投掷运动致伤,平地跌倒也可造成本部位的急性损伤。损伤过程中,前臂牵拉向下向前,并旋转移位。同时肘关节内侧间隙暂时被拉开,或发生肘关节后外侧脱位,撕脱的内上髁(骨骺),被夹在关节内。

根据撕脱骨折片移位及肘关节变化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Ⅰ度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度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度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度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本病与上举挥臂的体育运动——主要是棒球运动相关的过度使用损伤关系密切。所以全面了解投掷过程中每个阶段出现的不同生物力学应力,对辨别本病损伤涉及的机制有所帮助。

投掷的阶段包括挥臂准备投球、上举早期、上举晚期、加速早期、加速晚期、减速和送球。内侧损伤发生于上举和加速阶段。而大多数棒球肘的症状在上举晚期和加速早期产生。在这两个个阶段,更多的应力被施加于肘关节内侧和肩关节前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外翻应力导致肘关节内侧结构紧张,外侧结构受压。反复的轻微创伤导致内上髁骨碎片、骨骺炎,并最终导致应力性骨折。

三,棒球肘的临床症状与检查诊断

本病主要见于过早参加高强度体育训练与体育比赛,进行大量投掷动作的青少年运动员。

临床症状上,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主诉,主要为肘关节内侧的进行性疼痛以及进行性无力,以及肘关节柔韧性,延展性丧失,可见关节绞锁。症状急性发作可能表明有撕脱类型的损伤,慢性症状则可能表明有过度使用损伤。

临床查体上,可见肘关节内侧肌肉萎缩或肥大、骨性畸形,有可能存在肿胀和瘀斑。肘关节屈曲30°尺侧应力试验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病的临床触诊不应只局限于肘关节内侧与肱骨内上踝,还应该包括尺侧副韧带、肱二头肌肌腱、肱三头肌肌腱,以及屈肌-旋前肌肌肉复合体和伸肌——旋后肌肌肉复合体。必要时可进行进行颈部、肩关节、腕关节和手部的完整体格检查。

四,棒球肘的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首先应局部制动,特别是最初的4-6周,应完全禁止投掷运动。

急性发作期疼痛及肿胀,甚至骨性畸形明显者,应及时运用中药方剂外敷并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内服以止损,消炎,镇痛。炎症消除后,再运用中医伤科手法,松解肱骨内上踝周边肌肉,肌腱等软组织(主要为尺侧副韧带、肱二头肌肌腱、肱三头肌肌腱,以及屈肌-旋前肌肌肉复合体和伸肌——旋后肌肌肉复合体)以松解软组织粘连,恢复肌肉的柔韧性与延展性,减轻对肱骨内上踝的牵扯与压力,并在后期配合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肌力练习,以达到完全消除症状从而治愈本病的目的。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只有当症状完全消退时,才能开始恢复间歇投掷训练方案;如果期间没有反复,可逐渐进展,但如期间出现症状反复,则应及时调整甚至终止训练并及时治疗,待症状重新消除后才可继续。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身体损伤的更多问题,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棒球肘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