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李施园,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志达副教授)
原文发表于:JEndod.Oct;42(10):-82.
病例一:水平根折
A术前片;B术后即刻;C术后5个月复查;
D术后8个月复查;E术后14个月复查;F术后19个月复查。
病例二:牙脱位、牙根吸收、二次根折
A术前片;B术后片;C术后15个月后二次外伤水平根折;
D腭侧固定;E4年后复查;F5年后复查。
病例三:牙根内吸收伴穿孔
A术前片;B术中片;C术后片;D术后8个月复查;
E术后15个月复查;F术后19个月复查。
讨论:
1.内吸收的患牙的治疗方法与外吸收的牙齿类似,内吸收部分的炎性组织必须被清理干净,根管内的氢氧化钙是用于诱导根管壁的钙化,与根尖诱导成形术类似。
2.组织学上,诱导形成的钙化组织是牙骨质样或骨样组织,由牙周膜韧带中的干细胞形成。
3.区别:传统的根管治疗旨在用生物相容性物质封闭管腔防止再感染;再生根管治疗旨在恢复根管组织的活力、免疫力和敏感性。
4.在根折的外伤牙齿里根尖段的牙髓组织通常保持活力。因此,从根尖段的活髓组织中诱导出血,使根尖牙髓组织再生,恢复牙齿活力。
往期推荐
1.排龈技术简单总结
2.7岁男童全麻拔牙后昏迷40天,医生不明原因,你怎么看?
3.1例高难度阻生智齿的拔除极具参考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