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遛娃rdquo也有门道
TUhjnbcbe - 2021/3/15 1:46:00

“儿骨门诊那些事儿”之一:牵拉肘

图片来自网络

您有这样遛过娃吗?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过吧,可是有的家长就记忆特别深刻,因为下一秒他家小朋友就开始哭泣,胳膊不敢活动了,然后愉快的玩耍时间结束,医院求助。

除了上述玩耍方式,还有的家长说睡觉时小孩自己翻了个身,或者小朋友耍赖时拉了一下胳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感到特别迷惑。其实这些情况在小儿骨科门诊非常多见,他们大都是发生了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牵拉肘。

图片来自网络

桡骨小头半脱位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上肢被牵拉后出现疼痛,健手握着伤手,伤手下垂旋前,不敢上抬胳膊。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小朋友桡骨头的解剖结构发育不够完全,环状韧带薄弱,当腕、手被向上拉、旋转活动时,肘关节囊内负压增大,可导致薄弱的环状韧带部分卡压在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之间,当牵拉外力作用消失以后,桡骨小头不能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发生移位。X线片检查常不能发现有脱位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治疗给予手法复位即可,使前臂轻柔的旋前旋后活动数次就可以听到弹响声,数分钟后一般疼痛感可缓解,上肢活动恢复正常,表明桡骨头已复位。复位后一般不必对上肢进行外固定,若为习惯性脱位可行三角巾悬吊或石膏固定。

图片来自外科学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注意预防,不要大力牵拉儿童上肢,当然也不可擅自手法复位,尤其有压伤或摔伤病史的患儿可能有桡骨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等疾患,擅自复位有增加损伤的风险,发现疑似有上述疾病时请专科就诊,减小患儿痛苦,早日康复。

图片来自网络

1吴孟超,第八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遛娃rdquo也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