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范存义团队合作研发国际
TUhjnbcbe - 2025/2/10 17:53:00

图说:范存义教授在手术中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日前,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院副院长、上海市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范存义教授领衔的临床研究团队,成功为一名复杂肘关节功能损伤患者实施国际独创性的定制化肱骨远端表面假体置换术,这是该假体临床研究的第三例入组患者。该新型医疗器械,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骨科范存义团队联合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是全球独创的具有生物骨整合能力以及免髓内固定特点的个性化定制肱骨远端表面置换假体。
  此产品的成功研发,为肘关节损伤患者带来了更安全、高效、一体化的创新治疗方案,这不仅标志着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临床创新研发能力迈上新台阶,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医疗器械实现了“产、学、研、医、用”五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助推我国骨关节损伤诊疗进入新阶段。
  两年前,年仅26岁的华女士因车祸导致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尽管及时进行了内固定手术及石膏固定,但她仍患上了肘关节功能障碍,连梳头、开门、打字等日常活动都难以进行。通过其他专家的推荐,她找到范存义教授领衔的肘关节疾病诊疗团队,希望能够解决其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内翻的三大问题。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与术前评估,考虑到患者年纪尚轻,未满足全肘关节置换的条件,团队决定为该位患者行个性化定制的表面置换假体手术。

图说:临床研究方案和图示

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定制假体被顺利成功地放置。术中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内翻也得到了纠正。术后x线显示假体固定位置理想,解剖结构恢复,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范存义教授表示,作为全国率先开展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诊治的单位之一,上海六院已为这一长期临床难题提供了系统化的临床解决方案,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单位,年)。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特别是在打造高标准医学创新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医融合发展、支持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下,本产品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以及上海市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与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联合开发,为肘关节损伤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一体化的创新手术方案。同时,本产品也是该团队围绕“功能适配性骨软骨修复体的核心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相关成果后的又一延续性科技创新成果。这款全球独创的新型表面置换假体不仅能够恢复肱骨远端的正常解剖结构,还能同时利用其髓外固定结构纠正肘内外翻畸形并固定骨折,恢复正常力线,实现“三位一体”的创新手术解决方案,填补了相关器械领域的国际空白。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范存义团队合作研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