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经常跟年轻父母念叨:小孩的胳膊不能用力拖拽。听闻下面的场景,相信你会觉得,这句老生常谈的话的确有道理。
妈妈带着2岁的孩子在小区里玩耍,突然孩子一个趔趄要摔倒,妈妈本能地用力拽住小朋友的手腕,之后孩子哇哇大哭,一侧胳膊不能动,也不让妈妈摸,六神无主的医院急诊,医生检查了之后说孩子的肘关节脱位了。
肘关节脱位,又称桡骨头半脱位,因为最常发生于1-4岁的幼儿身上,也被称为“幼儿肘”,通常是照顾者不当牵拉导致的,也被称为“保姆肘”。
为什么幼儿更易出现肘关节脱位?
幼儿桡骨头大部分由关节软骨构成,而附着在软骨上的韧带比较松软,因此,当有外力牵拉时,韧带很容易滑脱甚至撕裂。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桡骨头周围一圈的环状韧带会变得坚韧牢固,除非发生猛烈的外力损伤,否则不太容易脱位。
脱位在婴儿期较为少见,6-12月的宝宝中很少一部分会发生这个情况。
青少年乃至成人期的肘关节脱位更为少见,一般出现在手臂伸直时跌倒或者摩托车车祸时,且很可能伴有骨折。
图片来源:RadyChildren’s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