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受伤怎么办
健
康
成
长
快
乐
学
习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提出: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因为儿童生活经验少,避伤、避险能力差,但又活波好动,所以他们成了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或者是及时处理呢?
各班开展意外受伤怎么办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常见意外伤
01
被刀等锋利工具割伤
处理方法:
1.要立即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压在伤口上,进行局部压迫止血。至少压迫5分钟再看血是否止住了。
2.如果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时,仅压迫伤口可能还无法止血,这时可以压迫伤口近端的动脉止血。
3.血止住后,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将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洗干净,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最后用消*纱布或创可贴覆盖。
4.如果伤口裂开超过1厘米或伤在面部,医院处理!
02
跌倒扭伤、撞出淤青
处理方法:
1、不要按揉,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压迫面积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
2、如果有淤血,最好冷敷。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
3、24小时内:冷敷来镇痛消肿。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个小时。
4、24小时后:改用温水热敷,以促进肿胀消退,加速淤血消散。此时可帮宝宝揉揉伤处。或把扭伤部位垫高,减轻肿胀。
5、撞到脑袋后,如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及时就医!
03
眼部和鼻腔进异物
处理方法:
1、轻声安慰幼儿,使其安静下来,配合操作。不要恐吓、训斥幼儿,以免引起大哭,使异物有可能继续下行,增加取出的难度;
2、对置入较浅的异物,可争取幼儿的合作,让其深吸一口气,教师紧按无异物一侧的鼻孔,另幼儿用力擤鼻,有时异物可自然排出。如此法无效,切不可用镊子等器具来夹取圆形异物。因为这样稍有不慎,不仅不能取出异物,反将其推向鼻腔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
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
4、凡是经简单处理异物不能排出的,医院,请医生用专用的器械取出。
04
烫伤
烫伤程度分级
一度
一度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没有水疱,但疼痛明显;
二度
二度烫伤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这是因为真皮层受到了损伤;
三度
三度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表面皮肤会呈现为腊白色、皮革状,深层的组织呈灰或红褐色。
处理方法:
1如遇火焰灼伤,应迅速使幼儿脱离火源,扑灭伤者身上的余火;
2.对热汤、热粥烫伤幼儿,应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开,充分暴露创面;
3、若不慎沾有化学药品时,要用大量净水冲洗;
4、若烧(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可将损伤部位用凉水反复冲洗,并在伤面涂紫药水、清凉油或烫伤膏,千万不可随意乱抹肥皂水、牙膏、酱油等。
05
被宠物咬伤和抓伤
处理方法:
1、不要挤压伤口,而是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彻底冲洗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
2、医院。如果咬伤宝宝的狗没打过狂犬疫苗,应让宝宝在24小时内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并注射破伤风抗*素和抗生素。
06
骨折与脱位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或者指骨折断面与外界空气无直接或间接性贯通,骨折端未受细菌感染。可用木棍等做临时固定,以此减轻骨折活动引起的疼痛和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神经、血管,防止休克并便于运送。
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损,骨折部位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骨折端污染,感染可能性大。立即用消*巾或棉垫将创口加压包扎,既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污染,然后再上夹板固定,切忌1人或2人将下肢损伤患儿呈屈曲状抱起或抬起。
关节脱位
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头半脱位。立即用三医院,争取及早复位。肩关节、肘关节复位后应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悬吊或用石膏固定。
导语
作为老师和家长,没有人愿意看到孩子们受伤。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受伤在所难免。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平时尽量给孩子们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育,共同呵护孩子茁壮成长。
温馨提示
中艺玫瑰城幼儿园常年招收2—6岁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内开设小班,中班,大班,大大班。中艺期待您的加入!
报名
王园长:
谭园长:
办公室:-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