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本期内容导读本期课程中,医院的朱晨医生就“肌少症股骨颈骨折THA如何避免术后脱位”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主要内容包括:肌少症经常合并运动失调,一旦出现股骨颈骨折,由于患者肌力减退、肌张力不平衡,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较高的脱位风险,本课程将就此类特殊病例的髋关节置换技巧进行经验分享。
本期嘉宾
朱晨
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专业会员
医院
学习笔记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最早在年由IrwinRosenberg提出。它指的是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肌肉量逐渐减少,肌肉强度下降,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症。
肌少症既包括肌肉质量的减少,也包括肌肉功能的减退,常伴有骨质疏松、运动失调等。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跌倒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当这样的患者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时,由于肌肉张力较差,术后很容易出现髋关节脱位。因此,手术时需要更多的注意事项。
01PART术前准备术前评估,除一般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如:X线和髋关节CT之外,在体格检查方面需要重点检查肌肉质量及肌力状况。因为,患者肌肉质量和肌力越差,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髋关节脱位的概率越高。
了解患者肌张力的的方法很多,比如: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我们需要重点检查臀中肌的肌肉质量和肌力。因为维持髋关节张力的肌肉中臀中肌是最重要的一个。
02PART手术规划在手术规划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手术入路
对于前后入路都有一定经验的术者,推荐使用前侧入路进行置换。
因为,后侧入路需要切开臀大肌联合腱和外旋肌群,而前侧肌间隙入路进行髋关节置换,不损伤患者的肌肉,能最大程度保持肌肉张力,从而降低脱位的概率,也能让患者更早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
手术入路
假体角度
这种特殊的病例对角度要求更高,前路需要注意的角度包括:髋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股骨柄的前倾角。
通常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宁小勿大,一般放置在35~40°。前倾角宁小勿大,一般放置在10~25°,并注意防脱位高边的使用,避免撞击,但也应避免髋臼前倾角放置过小导致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假体前倾角度一般生理放置10~15°。另外,如果做的是半髋置换,我推荐无论前后路,股骨假体前倾角放置增加5°。
股骨假体前倾角度
肢体长度
通常,我们做全髋关节置换要尽量恢复患者的生理长度。
肌少症患者肌肉张力较差,可以通过选用加长颈股骨头来应对,增加颈长可以增加股骨的offset,即偏心距。延长了外展肌力臂,提高了外展肌效能,恢复了肌张力,进而降低了脱位的风险。
如果这样做之后,术中试模仍感到关节不稳定,有脱位倾向,还可以在放股骨假体时,刻意将股骨的假体吊高一点,来进一步增加患肢的长度。这种情况一般建议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偏瘫、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癫痫间歇性发作、小儿麻痹症患者。
假体选择
当做到了以上几点注意事项之后,使用普通的髋关节假体通常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但对于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选择高偏心距股骨柄或双动全髋进一步降低脱位风险。03PART围手术期功能康复围手术期的康复也非常重要,指导患者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尽早活动,可以让患者更早更快的下地活动,同时也要反复叮嘱患者避免一些危险动作,比如:尽量避免髋关节过屈过伸,尽量不坐矮板凳,不要翘二郎腿等,特别是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偏瘫、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小儿麻痹症患者。康复锻炼六不要作者结语
术后脱位与手术入路有关,后侧入路的脱位率为3.23%,前外侧路的脱位率为2.18%,直接前侧入路的脱位率为0.55%
髋臼杯前倾角15~20°、外展角35~40°、股骨柄前倾角5~10°、联合前倾角20~45°
肌少症患者肌张力低,易脱位
推荐阅读
??膝关节解剖基础
??氨甲环酸在骨科中的应用
??鱼骨倒刺线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骶椎腰化/腰椎骶化、腰椎滑脱、腰肌劳损,简单易懂图解!
来源:COEC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投稿邮箱:reporter
jiujiumed.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享受更多专业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