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后康复锻炼对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能坚持锻炼患者会有肩关节僵硬的风险。对于我院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后患者,我们建议的术后康复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术后0--6周)
本阶段目的是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1.术后肩关节悬吊保护至少4周,最好6周,使其更好地愈合。
2.术后第1天即主动活动手、腕、肘关节。
手:伸展,抓握。
腕关节:患肢腕关节缓慢背伸至极限,然后缓慢屈曲至极限。
肘关节:逐渐屈曲、伸展肘关节。
3.术后第三天起,被动活动肩关节。以下锻炼均为3组/天,3次/组,酌情增减。
钟摆运动:患者身体弯腰,双手下垂(或健手扶桌),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训练时确保这项运动是被动的,是躯干发动并带动肩关节。
被动前屈练习:仰卧位,健侧手抓住患侧前臂,在健侧上肢的辅助下被动抬高患肢。亦可以利用滑轮牵拉。
被动外旋练习:患着持手杖,健侧上肢推动手杖进行患侧上肢被动外旋。
被动外展练习:助手握住患者手腕,将患者患肢被动外展。
被动内旋练习:健肢握住患肢手腕,将患者患肢被动内旋。
第二阶段(术后7--12周)
本阶段主要康复目的是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并开始轻柔的肩袖肌群和三角肌的主动活动。以下锻炼均为3组/天,3次/组,酌情增减。
主动前屈练习:坐位或仰卧位,主动抬高患肢,逐渐增大锻炼活动度。
爬墙练习: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
主动外展练习:患者主动外展患肢,逐渐增大锻炼活动度。
主动内旋练习:患者主动内旋患肢,逐渐增大锻炼活动度。
第三阶段(术后12周以后)
此阶段患者开始进行肌力训练计划。继续强化之前的动作之外,可进行终末牵拉和力量练习,患者可进行下列抗阻运动。以下锻炼均为3次/天,15分钟/次,酌情增减。
1.抗阻训练: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外侧或向后或向上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
抗阻外旋
抗阻内旋
单臂滑动
肱二头肌屈曲
2.运动训练:可让患者小运动量的游泳、慢跑和球类运动等以恢复患者上肢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精确性,但半年内不能进行竞赛类运动。
注意事项:
1.本康复计划为我院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患者制定,无特殊情况均可按此计划执行。如巨大肩袖撕裂以及合并肩胛下肌腱撕裂缝合等情况,应在医师指导下完成。
2.练习后立即冰敷20分钟。注意每天不能反复过多练习。早期应多冰敷,3-5次/天。
3.术后6周之内禁止主动活动患侧肩关节。
4.肩袖修补术后,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持续时间长,影响患者休息睡眠。因为疼痛,在做康复练习时难免会有畏惧。可辅助理疗和药物等方法控制炎症、减轻疼痛。
5.合并肩胛下肌修补患者,四周外旋不超过30度。如巨大肩袖撕裂,肌腱质量较差或损伤严重,医师会在术后告知。
(感谢志杰,blueblue友情参与制作)
黎意丰寻志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