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妈妈,我的胳膊抬不起来了 [复制链接]

1#

周五清晨,妈妈正在给3岁的小明穿衣服,准备送他去幼儿园。正准备帮他把小手伸进袖子时,小明突然开始了哭闹:“妈妈,我的胳膊抬不起来了!好疼!好疼!”

妈妈吓了一跳,只见小明的胳膊像没有提线的小木偶一样,耷拉着,怎么也抬不起来。小明又痛又害怕,妈妈心急如焚地抱起他赶往离家医院。骨伤科创伤关节一病区主任赵*询问病史和查体后,诊断为:左侧桡骨小头半脱位。

什么是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最高,占62.5%。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有时幼儿翻身时上臂被压在躯干下导致受伤引起脱位。

为什么幼儿易发生脱位?

幼儿的桡骨头还未发育像成人那样的圆球状桡骨头,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的纤维膜,松弛,所以很容易发生移位。当前臂旋前位受纵向牵拉时,肱桡关节间隙变大,关节囊及环状韧带上部由于关节腔的负压作用,嵌顿于桡骨关节间隙,从而阻止了桡骨小头复位,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常见哪些因素会引起脱位?

1.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2.穿衣服时由袖口牵拉幼儿腕部;3.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等外力造成。

如何判断发生脱位?

1.小朋友哭闹不止,有明确的牵拉史,肘部呈轻度屈曲或伸直位,拒绝使用患肢,拒绝触碰患肢。

2.肘关节无明显肿胀,无明显畸形,活动时疼痛。部分可发现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间隙增宽。

3.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故一般没有做影像学检查的必要。

如何复位?

将右手拇指按压在桡骨头上,左手抓住腕关节,稍加牵引力至肘关节伸直旋后位,然后屈曲肘关节,听到“噔”的一声弹响,复位成功。

如何预防?

在此温馨提示各位“新手”爸爸妈妈,注意以下几点:

1.禁忌粗暴直接牵拉、提拽孩子肘关节以下部位,尤其是领着孩子上下楼梯、台阶时。可以和衣服一块牵拉,或牵拉肘关节以上部位。

2.大人和孩子嬉戏时,禁忌牵拉、提拽上肢。

3.孩子不听话时,禁忌牵拉、提拽上肢和孩子对抗。

4.为孩子穿衣服时注意动作轻柔,尤其孩子上肢上举穿衣袖时,如果用力牵拉最易脱位,这个病例即是如此。

5.小儿翻身时注意理顺四肢,避免被身子压着导致脱位。

来源:医院

END

编辑:杨蕾赵国栋

审核:梁媛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