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医bull科普伤筋动骨百日 [复制链接]

1#

“伤筋动骨一百天”

曲解:

损伤后要卧床三个月,绝对静养。

——上世纪的老思想,也是医疗不发达的无奈之举。

正解:

韧带、软组织、骨折后,初步愈合时间一般是3个月,即天左右的临床恢复期。

——随着现代康复理念和医学手段的发展,提倡损伤的早期康复介入,康复医学帮助患者把握恢复*金期,达到功能恢复最大化。

先给大家看一下骨折愈合图:

所以,

在这伤筋动骨的天里,

我们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康复规划,

给骨折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

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看看,

咱们今天“伤筋动骨百日计划”的主题

——肱骨髁上骨折。

背景知识

定义: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常见人群:

多见于小儿,好发年龄为5~12岁。

原因:

孩子们天性好动,并且保护能力和意识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各类外伤,因摔伤导致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最为常见。

特点:

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容易造成周围血管的损伤,甚至卡压血管,造成缺血性肌挛缩。

此外,

由于早期处理不当,

往往会影响孩子肘部生长发育,

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内翻畸形等情况,

一旦发生肘关节内外翻畸形,

则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手术,

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病痛。

功能康复篇

(1)1-7天

固定和制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肘关节要保持相对制动,并注意观察局部和前臂皮肤情况、手指的颜色及感觉。

关节的主动活动:手指、腕关节屈伸练习,每天3组,每组10次,每组5-10分钟。

早期等长收缩:屈曲型骨折做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伸直型需加强肱二头肌等长收缩,此外旋前圆肌和旋后肌也可视情况做等长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

物理因子治疗:局部可进行蜡疗、紫外线光疗、无内固定者可做超短波。促进消炎,帮助切口愈合,消除水肿。

(2)2-4周

关节的主动活动:肩关节屈、外展、内收及小范围的旋转,注意记录关节活动度,每天3组。

等长收缩: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等长收缩。

抗阻训练:手、腕、前臂各个方向的抗阻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和作业疗法的辅助。

肘关节活动度训练

(3)4-8周

去除外固定:4-6周后,依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可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训练。

关节的主动活动:可以进行以肘关节为中心的屈曲和前臂的旋转练习,以患儿不产生过度疼痛、能耐受为度。

等长收缩: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等长收缩。

物理因子治疗:蜡疗、光疗、电疗(无内固定者)。

作业治疗:上肢、手治疗性作业活动。

无轨迹缆柱肱二头肌肌力训练

(4)8-12周

患侧上肢全方位功能锻炼。此时可借助吊轮、拉力器、肋木、弹力带、上肢关节训练器、上肢力量训练器等器械进行练习。

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挥拍动作

营养篇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

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瘦肉等。

忌食辛辣、燥热、油腻,以免延缓骨痂的生成,进而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骨折中期(骨折后2-4周)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求。

(3)骨折后期(骨折4周以上)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多进食能强壮筋骨的食物。

小贴士

1.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关节粘连、僵硬,增加受限关节的活动范围,需要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以达到理想疗效,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训练。

2.康复进程要循序渐进,针对个体情况进行评估—训练—再评估,不断调整训练方案。

3.伤后未进行功能康复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肩、肘、腕关节功能障碍。

4.切忌暴力的关节活动练习,谨防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5.“大鱼大肉,以形补形”不可取,要注意各个阶段的饮食禁忌,膳食平衡。

请把康复交给专业的团队,

我们将竭诚为您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为您的骨折康复,

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俊

供稿人员:王琨

审核:院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