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置换一般分肱骨头置换,全肩关节置换,反肩关节置换,根据Neer等的康复原则,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0~6周):肩关节被动辅助练习阶段。
术后24~48小时即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肘关节、腕关节、手诸关节主动、全范围活动,前臂等长肌肉收缩练习。
肩关节康复在术后24小之内即可开始,被动及辅助活动肩关节须在病人能够耐受的范围内,活动度应严格限制在术中记录的活动范围之内。包括以下练习:
⑴钟摆样活动:患者身体前倾,患肢自然下垂做回旋动作。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一般而言每天3~5次。如患者主动活动疼痛,可辅以相应的止痛治疗以利于康复锻炼。
⑵仰卧位外旋:仰卧位外旋运动,手持木棍在健侧手的帮助下活动或康复师辅助被动外旋。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稍稍外展15゜~20°,也有助于训练。
⑶仰卧位或坐位前屈:仰卧或坐位,健侧辅助患侧缓慢前屈上举,直到出现疼痛为止。
⑷2~4周开始逐渐加上肩后伸运动和等长肌肉收缩练习。肩后伸:健侧辅助患侧做被动后伸运动
⑸等长收缩训练通常在4周左右进行。每次适当用力,坚持5秒钟。每天3次,每次10组,训练肩外旋、前屈、外展、后伸、内旋等肌肉。
第二阶段(术后6~12周):此阶段练习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牵拉练习及器械辅助练习。
首先进行仰卧位的主动前屈上举,待肌力逐渐恢复后可改为直立位的前屈上举练习,例如爬墙练习
其次,利用弹性绷带或拉力器可进行内旋和外旋的同时开展患肩的牵拉练习,主要针对前屈上举、外旋以及内旋、内收等活动,其目的是恢复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
再次,器械辅助练习。
第三阶段(术后12周以后):此阶段的锻炼内容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加强练习,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复患肩的肌力与活动度。
四、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求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运动,避免患肢提重物,禁止做投掷运动,以防止人工肱骨头脱位。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约需1年,嘱患者术后1、3、6、12个月分别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人工肩关节置换不同于全身其他的人工关节置换,其术后远期结果,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是否成功,而且强调术后个性化、阶段性的康复治疗。整个康复锻炼需要持续近1年时间,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和指导也十分重要,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护士应及时进行正确引导。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对其评估,制定和实施安全、有效、易懂、系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计划。
附:肩关节置换术
以上训练计划仅供参考!务必在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