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醒ldquo拉手rdquo [复制链接]

1#

医院

骨伤科

案例:

前两天一对父母抱着2岁的小宝宝慌忙的跑进诊室,说“医生我的孩子胳膊突然不能动了”。询问后得知宝宝走路时摔倒,爸爸连忙去拉宝宝的小手后,宝宝哭闹不止,肘关节不能屈曲,不愿抬手拿东西。骨科医生边逗小宝宝分散其注意力,边在宝宝不知不觉中为其手法复位。随后宝宝停止了哭闹,并能轻松拿起妈妈给的零食了。医院骨伤科李医生说,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很常见,诊断为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牵拉肘”、“保姆肘”,多为肘关节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突然牵拉手部所致。多见于2-3岁儿童,最小为2个月。

桡骨头成椭圆形而非圆形,当前臂旋后位时,桡骨头前侧明显突起,但桡骨头外侧、后侧平缓。当牵拉时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下方滑出,停止牵拉后,环状韧带嵌入桡骨头和肱骨小头之间。少数情况下孩子在床上翻身,患肘伸直位压于身下亦可导致半脱位。5岁后环状韧带发育变厚,桡骨颈骨膜的附着点加强,半脱位少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半脱位?

受伤后孩子疼痛、哭闹,拒绝使用患肢,脱位时可闻及或感到弹响,患儿常以健侧手托扶患肘于屈曲位、前臂旋前位,并诉肘关节疼痛,肘关节不能抬高。X线片无异常发现。

如果出现了以上情况怎么处理?

医院就诊,排除骨折的可能,如确诊为桡骨小头半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复位时前臂旋后位屈伸肘关节,复位时常可闻及弹响,则说明复位成功!患儿停止哭闹,恢复患肢活动。一般不用外固定,必要时可上肢悬吊。约有5%儿童出现复发性脱位,需注意防范!反复脱位者可长臂石膏托固定2-3周。

复位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注意以下要点:

 1、宝宝学行时,家长要尽量选择平整的地面,否则孩子频繁摔倒,家长不自觉牵拉孩子手的几率会增大。

2、注意儿童上梯级或跌仆时,家长应双手抱起,或抓衣服,切忌直接牵扯手腕。

3、注意切忌两个大人在孩子左右两侧手拉手荡秋千。

4、家长为5岁以下小童穿脱衣服时,动作要轻柔,勿过分牵拉、旋转小童前臂。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情况就会大减。孩子在成长期,他们的身体还很脆弱,家长们一定要小心照顾!如有问题,记得要及时找专业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盲目求医!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