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复时间常见骨折的康复原则 [复制链接]

1#

一、上肢骨折⒈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将其分为外展型及内收型两类

①外展型:多属稳定性,可用三角巾悬吊固定4周。早期做握拳及肘和腕关节屈伸练习,限制肩外展活动。

②内收型:治疗较困难,复位后以三角巾制动4-6周。以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早期功能活动为主,限制肩内收活动。避免肩周炎及肩关节僵硬发生。

⒉肱骨干骨折肱骨干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肱骨中段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应定期复查X线片,若骨折断端出现分离现象,应及时矫正。早期多做伸指、握拳、耸肩活动,预防发生肩关节和肘关节僵硬,特别是老年患者。

⒊肱骨髁上骨折常发生于儿童,预后较好,但常容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及肘内翻畸形。伸展型骨折复位后,石膏托固定患肢90°肘屈曲功能位4-6周;屈曲型则固定于肘关节伸直位。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有无血运障碍,其早期症状为剧痛,桡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麻木及感觉异常,若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前臂肌肉缺血性坏死,造成严重残疾。外固定解除后,主动做肘关节屈伸练习,禁止暴力被动屈伸活动,以避免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⒋尺桡骨干双骨折治疗较为复杂,预后差。稳定型骨折经复位后,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为8-10周,并根据临床愈合程度而决定拆除时间,切勿过早。不稳定型骨折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期间或骨折尚未愈合前,不宜进行前臂旋转练习。外固定解除后可逐步进行主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屈伸练习。

⒌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后即可做伸指和握拳练习及肘、肩关节活动。约4-6周后解除外固定可进行腕关节和前臂旋转练习。二、下肢⒈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在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发生,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为避免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通常术后3-5天即开始功能练习,待患者体能允许和骨折稳定,术后1-2周在保护下逐渐分级负重行走。⒉股骨干骨折治疗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可影响下肢负重及活动。康复重点是预防应尽早开始膝关节伸膝装置粘连,股四头肌练习和膝关节功能练习。在骨折未愈合前,禁止做直腿抬高运动。术后次日既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主动活动和髌骨的被动活动。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其股骨干骨折成角畸形15°、旋转畸形20°,或缩短畸形2.5cm,均应手术矫正。

⒊胫腓骨干骨折治疗目的要求恢复小腿长度以及纠正骨折断端间成角与旋转移位,以免影响日后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成人的患肢缩短1cm,成角畸形15°,两骨折端对位至少应在2/3以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中立位,防止旋转。骨折固定后开始踝关节伸屈练习和股四头肌练习。2-3周后做膝关节屈伸活动。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可扶双拐逐渐分级负重练习。三、脊柱骨折对各种脊柱损伤的治疗及康复应遵循下列原则:⒈单纯性脊柱骨折脱位按骨折脱位的一般原则予以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并注意避免引起脊髓损伤,如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屈曲型损伤为多见,伤后应仰卧木板床上,并在骨折部位垫高约10cm的软垫,3-5天后开始仰卧位保健体操,练习中应避免脊柱前屈及旋转。当急性症状缓解后约2周,可让患者仰卧位下做腰部过伸和翻身练习。翻身时,腰部要维持伸展位,肩与骨盆成一条直线同时翻转,翻身后进行俯卧位的腰部过伸练习。6周后可起床活动,进行脊柱后伸,侧弯和旋转练习,但要避免背部前屈的动作与姿势。待骨折愈合后应增加脊柱活动范围和腰背肌的练习强度。

⒉伴有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脱位受限应以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与重建作为基本点进行处理。①伤后应及时手术,减压彻底,消除对脊髓致压物,内固定牢靠,使患者能获得早期翻身活动的机会,从而减少局部的再损伤。②损伤早期应予以脱水疗法。③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其中尤应注意呼吸道、尿道感染、褥疮及静脉血栓形成。④对颈髓损伤者,应注意保持户磁道通畅。⑤全身支持疗法,对高位脊髓损伤尤为重要。⑥各损伤平面患者可能应用的辅助器械和自助具,如轮椅、适应性ADL用具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